'Baw Meh dreams of a safer future for her grandchildren
;
© UNHCR/R.Arnold

Baw Meh 婆婆在泰國難民營生活將近 20 年的故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支持者一起與難民同行。

參與聯署行動,與全球 1,857,721 位支持者一起與難民同行!

「我很年輕時,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結婚了!婚禮那天就是我與我丈夫的第一次見面。」

78 歲的 Baw Meh 婆婆憶述

我們的生活不算一帆風順,也有經歷過快樂和困苦的日子。當武裝衝突蔓延到我們住的村莊時,我們逼不得已離開家園。士兵到處放火,我們的財產亦付之一炬。 我們用籃子裝了一個鍋子、一把斧頭、木炭和約 30 杯大米,抱著孩子與村民一同跋山涉水逃亡。我們離開後都以為很快可以返回家園,但沒想到在難民營生活已將近 20 年了。孩子們都在泰國的難民營裡長大成人。

還記得在逃亡時,我才剛誕下最小的女兒。因為村莊缺乏上學的機會,所以我一直希望她從小可以到學校接受教育。現在,我跟女兒和孫子住在一起。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孫子們也可以於難民營的學校裡上課。

Baw Meh 婆婆平時喜歡一邊幫家人準備晚餐,一邊唱著克倫族的傳統歌曲。她也喜歡講述有關丈夫的往事。雖然 Baw Meh 婆婆有很多兒孫已被重新安置到其他國家,而其中一個孫子離開前向她說:「我在美國一定會照顧妳。」但 Baw Meh 婆婆卻拒絕離開。遺憾的是她的丈夫未能完成回家的夢想便於去年過世了,所以她希望可以繼續留在丈夫身邊。而她的丈夫其實葬在難民營的西邊,因比較靠近緬甸家鄉的邊境 ─ 但距離仍是遙不可及。

現年 78 歲的 Baw Meh 婆婆於 1996 年逃離緬甸的克耶邦。18 年過去,這個克倫族家庭的三代人仍然居住於泰國北部的 Ban Mai Nai Soi 難民營。大量難民因緬甸的武裝衝突逃離至泰國尋求庇護,這也是全球最持久的難民問題之一。

支持像 Baw Meh 婆婆一樣的難民,立即加入 #WithRefugees 全球聯署行列

泰國沒有簽署 1951 年《聯合國難民地位公約》以及 1967 年《難民地位議定書》,而且沒有制定法律框架監管庇護權的授予。泰國政府現時於邊境設有9個臨時難民營接收緬甸難民。

緬甸難民大多數來自克倫族 Kayin 以及克耶族 Kayah,因武裝衝突逃離到泰國,並於這裡的臨時庇護所居住超過三年。克倫族人的逃難情況是全球最持久的難民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