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叙利亚难民巴托尔(Batool)和她7岁的弟弟阿卜杜拉齐兹(Abdulaziz)在约旦的扎塔里难民营相互依偎。 © UNHCR/Shawkat Alharfoush
联合国难民署今日表示,全球因战争和暴力而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仍处于高位,在全球人道主义资金大幅削减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尤其令人难以承受。唯一的积极迹象是部分难民开始返回家乡,特别是叙利亚。根据联合国难民署今日发布的年度《全球趋势报告》,截至2025年4月底,全球被迫流离失所人数已达1.221亿人,高于去年同期的1.2亿人。这一数据已连续十年逐年上升,反映出全球难民及其他流离失所问题日益严峻。苏丹、缅甸和乌克兰等地的激烈冲突仍是大规模流离失所的主要原因,而遏止战争的努力持续未见成效。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Filippo Grandi)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关系高度动荡的时代,现代战争带来了脆弱而惨痛的局势,极端的人道苦难触目惊心。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寻求和平,并为难民和其他被迫逃离家园的人找到持久的解决之道。”
被迫流离失所者包括因冲突而在本国境内流离失的人,这一数字在2024年底大幅增加630万人,达7350万人;此外,被迫逃往其他国家的难民人数达4270万人。目前,苏丹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强迫流离失所危机,相关人数达到1430万(包括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超过了叙利亚的1350万,其次是阿富汗(1030万)和乌克兰(880万)。报告指出,与富裕地区普遍存在的认知相反,67%的难民仍留在邻国避难,而全球73%的难民由中低收入国家接纳。事实上,60%的被迫流离失所者从未离开自己的国家。
尽管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在过去十年间几乎翻了一倍,联合国难民署目前所获得的资金却仍停留在2015年的水平,人道援助正面临严峻且持续的削减。在这种难以为继的形势下,难民及其他逃离危险的人群变得更加脆弱。
2023年10月,阿富汗赫拉特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他们家的房屋被毁。古尔·阿卡一家目前住在亲戚提供的一个小房间里。他们期待着在联合国难民署的支持下搬进新家。© UNHCR/Caroline Gluck
格兰迪补充说:“即便在人道援助大幅削减的当下,我们在过去六个月仍看到一些希望的曙光。近200万叙利亚人在流离失所十余年后,终于得以返回家园。但叙利亚局势依然脆弱,人们迫切需要我们的支持来重建生活。” 2024年,共有980万名被迫流离失所者返乡,其中包括160万名难民(为2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和820万名境内流离失所者(为历史第二高)。然而,许多返乡发生在极为不利的安全环境下。例如,2024年大量阿富汗人返回本国,但返乡后面临的是艰难的生活条件。在刚果(金)、缅甸和南苏丹等国家,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在返回家乡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大规模流离失所状况。
报告呼吁持续各方为联合国难民署的各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计划旨在拯救生命、帮助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重返家园,并加强接收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这不仅是对受援人群的支持,更是对区域与全球安全的重要投入。
请点击查看联合国难民署《2024全球趋势报告》
分享到脸书
分享到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