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難民署標誌
  •  立即捐款
  •  聯絡我們
聯合國難民署標誌
  • 搜索
  • 香港
  • 清單

選擇香港網頁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選擇全球網頁語言:

English Français Español عربي
選擇一個國家或地區網站:
  •  立即捐款
  •  聯絡我們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 關於我們
    • 數據一覽
    •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
    • 名人支持者
    •  中國區親善大使
    •  南森難民獎
    • 工作機會
    •  難民問與答
    •  財務報告
    •  聯絡我們
  • 緊急救援
    • 寒冬救援計劃 2022
    • 烏克蘭危機
    • 阿富汗危機
    • 薩赫勒危機
    • 剛果民主共和國危機
    • 喀麥隆危機
    • 埃塞俄比亞提格雷危機
    • 敍利亞危機十一年
    • 委內瑞拉緊急呼籲
    • 孟加拉 羅興亞難民危機
    • 中非共和國局勢
    • 尼日利亞危機
    • 布隆迪局勢
    • 南蘇丹危機
    • 也門危機
    •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危機
    • 歐洲難民情況
  •  我們的工作
    •  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
    •  服務對象
    •  項目地點
    • 香港辦事處
    • 常見問題
    • 《難民問題全球契約》
    • 教育
    • 環境、災害和氣候危機
    • 現金援助
    • 無人陪伴或與家人分離的難民兒童
    • 打擊性剝削、性侵犯以及性騷擾
    • 保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及雙性別者
    • 《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 你如何參與
    • MADE51 – 難民手作
    • 「撐難民小店」: 為難民家庭送上禮物
    •  網上捐款
    • 捐款者問卷調查
    • 私營合作伙伴
    • 遺愛救難
    •  訂閱電子通訊
    •  街頭籌款
    • R-Connect 社區伙伴計劃
    • 成為眾籌大使 :「讓生日更有意義」
    • 實習機會
  • 參與活動
    • 納迪瑪難民營奇遇記:活出新希望
    • 世界難民日
    • 第十五屆慈善難民電影節
    • 難民殘疾人奧運代表隊
    • 難民奧運代表隊
    • 青年與難民藝術比賽
  • 最新消息
    • 新聞資訊
    • 前線故事
    •  定期會訊及報告
  •  捐款支持
    • MADE51 – 難民手作
    • 「撐難民小店」: 為難民家庭送上禮物
    • 高瞻遠矚教育項目
    • 遺愛救難
    • 捐出你的生日 : 成為眾籌大使
    • 捐贈天課
    • 網上捐款
    •  其他捐款方式
    •  捐助常見問題
    • 更新捐款者聯絡資料
    •  聯絡我們
搜索網頁
關閉搜索
 
  • 主頁

緬甸民間組織因支援偏遠地區難民而獲獎

本年度聯合國難民署南森難民獎區域得獎者(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是Meikswe Myanmar(緬甸之友),以表彰該組織對因戰禍和天災而流離失所的人所作的貢獻。緬甸之友創辦人Naw Bway Khu和孩子們獲得位於撣邦北部臘戎 Metta May May Shelter的支持。

2022年10月24日

54歲的Naw Bway Khu 探訪位於緬甸北部撣邦最大的市鎮臘戎、專門收容愛滋病患者的Metta May May Shelter,受到熱烈的歡迎。 

這裡的婦女和孩子都稱呼這位難民組織的領袖兼創辦人為「瑙雪(Naw Bway)」(Bway是雪的意思,而瑙(Naw )是緬甸克倫族人使用的一種敬語)。 

本身是一名訓練有素而且態度親切的護士,Naw Bway Khu在20年前成立「Meikswe Myanmar」,當時已得到「Naw Bway」這暱稱。而「Meikswe Myanma」本身的意思正是「緬甸之友」,目標是為患有愛滋病的婦女和兒童提供合適的治療以及容身之所。 

Naw Bway Khu在自己的婚姻中飽受多年的家庭暴力,激起她為擁有同樣經歷婦女提供支持的決心。她的丈夫在2002年去世,其後,她在一所專門服務愛滋病患者的國際非牟利組織工作兩年,然後就創立緬甸之友。在臘戎設立收容中心前,一開始她先把有需要婦女安置於其家中,後來收容中心再發展成孤兒院。  

「我自己能從之前的痛苦生活中熬過來,因此更想幫助受(HIV)陽性困擾的婦女。」她憶述道,並表示因為沒有從丈夫處感染愛滋病而感到很幸運。「我經常把她們帶回自己家中,接納她們,與她們一起用餐。我希望能幫助她們延長壽命和實現夢想。」 

 

「緬甸之友的工作就是要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當組織開始照顧到更多身處偏遠地區的病人時,Naw Bway Khu 注意到很多村落均缺乏基本的資源,例如教育和醫療服務。因此,她漸漸擴充組織的服務範圍,並開始提供心理輔導、教育以及協助創造收入的活動。  

她說:「緬甸之友的宗旨就是要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視乎不同人的需要,我們會逐步擴大服務範疇以及地理版圖。」 

  • 閱讀更多:在敍利亞危機最嚴峻時向難民伸出援手  安格拉·默克爾獲頒聯合國難民署南森難民獎 

2015年,原本已在撣邦北部持續數十年的武裝衝突然急劇升級,數以萬計的人被逼離開家園。 雖然人道援助能為這些流離失所的人提供收容所,但Naw Bway Khu指出,那些期望於留守村內尋求庇護的人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援助。她說: 「那些住在原本社區的人都被遺忘了。」 

隨著情況持續惡化,緬甸之友只能利用從員工、其家屬、朋友、親戚所籌集的款項成立應急基金,以為村內痛失家園的人提供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 Naw Bway Khuk同時積極尋找更多國際援助,以撥給當地社區去支援這些被迫流離失所的人。 

RingNaw Bway Khu 在撣邦皎梅鎮的收容所與一名難民婦女會面。緬甸之友於收容所內為當地民間社會組織提供緊急處理培訓。© UNHCR/Hkun
今年54歲的Naw Bway Khu於2004年創立緬甸之友,目標是支援患有愛滋病的婦女和兒童。時至今日,組織服務擴展至為被迫流離失所人士提供援助。© UNHCR/Hkun Ring
在位於撣邦臘戎、由緬甸之友成立的Metta May May Centre 內,一名患有愛滋病的婦人正在餵孩子吃飯。© UNHCR/Hkun Ring
在撣邦一個收容難民的村莊裡,Marip Roi 從緬甸之友和聯合國難民署建造的井中取水。 在過去,這個小區很難才可以得到潔淨食水。© UNHCR/Hkun Ring
Noe Lar Sheh在撣邦Namma Bawda Village內帶領一個縫紉小組。自2012年失去家園以來,她便在緬甸之友學習縫紉。現在她會指導一群同樣失去家園的人以及他們所屬社區裡的居民,學習縫紉技術,並教授他們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意。 © UNHCR/Hkun Ring
Naw Bway Khu 於一所位於撣邦Hkashi village的學校跟老師和學生見面。在這裡,緬甸之友為老師和義工提供幼兒照顧和教育的訓練。

今天,緬甸之友為西部的若開邦橫跨至北部的撣邦,還有東南部的克倫邦等6個地區,接近300個地方的被迫流離失所者、其所屬社區,以及其他弱勢社群提供一連串的支援活動。 

即使是處於極偏遠的地區,緬甸之友亦會致力於為該處的被迫流離失所者提供援助,因此組織榮獲本年度的聯合國難民署南森難民獎(亞洲及太平洋地區) 區域獎,該獎項每年由聯合國難民署頒發, 以表彰那些不遺餘力地幫助被迫流離失所者或無國籍人士的人或組織。 

緬甸之友團隊中的77個成員均來自不同的背景和種族。於2021年,即使發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在二月份的軍事政變為他們帶來很多物流、經濟、以及安全上的挑戰,但仍約有25,000 人直接受惠於該組織。 

Naw Bway Khu說:「我們的員工均需要跟從四大宗旨:為被邊緣化的人提供服務、尊重每個種族和宗教、平等對待所有人、優先照顧兒童和婦女。」 

 她將緬甸之友能成功協助被截斷援助的社區歸功於她的下屬。她說:「我們抱持著真心誠意去做事。不論面對甚麼困難或挑戰,我們都會迎難而上,因為我們從社區中獲得了愛和信任。」 

除了全情投入的員工外,Naw Bway Khu對拯救被迫流離失所者和受衝突影響族群的決心,並使他們最終有能力自救,也是緬甸之友賴以成功的元素。 

她說:「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在守護著他們。因此,我們亦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援,使他們能變得堅壯,並最終能夠獨立。」 

 位於緬甸北部撣邦市鎮臘戎的Namma Bawda village,10名流離失所的婦女加上11名村民在緬甸之友協助下,組成了縫紉團隊,並成功為其家庭賺取收入。她們踴躍地向Naw Bway Khu展示其製成品。 

一個居住在該村莊的女被迫流離失所者Noe Lar Sheh說:「我很感激緬甸之友以這種方式支援我們。我們從未得到過這樣的待遇」。 

 

「Meikswe好像一棵大樹,保護著我們。」  

緬甸之友的服務範圍擴展至社區為本的組織以及民間組織,在有危機時一般也是這些組織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緬甸之友了解到當被迫流離失所者出現時,社區需要懂得如何迅速應對,因此對這些民間組織進行訓練,讓他們了解如何基於人道作基本的處理,而他們更可以成為被迫流離失所者與國際組織之間的橋樑,並讓他們得到急需的資源。 

對位於撣邦皎梅鎮的民間組織 Otamaung Association而言,緬甸之友的訓練是十分寶貴的。 該協會最初目標是為來自高地地區的人們提供醫療支援,但現在已將服務擴展至為因衝突而流離失所的人提供緊急援助。 

Mai Ye Win Aung,Otamaung Association秘書長說:「緬甸有句俗語說,一棵堅固的樹可以養一萬隻鳥。緬甸之友就像一棵大樹,支持著我們,給予我們信心和能力去工作。」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Naw Bway Khu決心繼續擴展緬甸之友的服務版圖。她說:「我們會繼續爭取每個人應有的權利。組織的標誌是一隻鴿子站立在一艘小船上。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船上的人,帶領他們去到安樂的地方。」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立即捐款

訂閱電子報

關注我們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Twitter

 

  •  關於我們
  • 緊急救援
  •  我們的工作
  • 最新消息
  • 捐款支持

© UNHCR 2001-2023

  •  聯絡我們
  •  私隱政策
  •  徵求建議書
  • 工作機會
  • 關注我們
訂閱電子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