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摩蘇爾居民講述武裝份子的極權統治和戰爭的危險

故事

摩蘇爾居民講述武裝份子的極權統治和戰爭的危險

流離失所的家庭講述在找到庇護所前,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軍事統治下多年的苦況。
2016年11月07日 切換語言:

伊拉克Hashansham–三個星期前,飛機向在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以南幾公里的Gelyuha村灑下單張,Abdelwahed Mahmoud因此首次得知到摩蘇爾即將面臨軍事進攻。

單張顯示,伊拉克安全部隊正前來重奪被武裝份子控制超過兩年的地區。它們告訴平民避開已知的武裝份子陣地,以及在安全部隊到達時如何最好地撤離家園。

「當我讀到單張時,我擔心孩子們的安危,但我亦感到希望,」身為前貨車司機,35歲的Abdelwahed表示。「(武裝份子) 告訴我們向摩蘇爾撤退,但我知道他們想用我們作人盾,所以我們不理會他們。」

戰事在一個星期前的早晨開始。當戰事在外面打響時,最初Abdelwahed和他的家人仍然在家裡擠在一起。 當戰況沉寂下來時,他把妻子和四個孩子擠進車内,並加入一個10輛車的車隊朝伊拉克安全部隊前線進發。

「當我們開車時,迫擊砲從後面向我們發射。在車隊後方的一個大貨車被擊中。」

「當我們開車時,迫擊砲從後面向我們發射。在車隊的後方的一個大貨車被擊中,但幸運的是沒有人喪生,」他講述。當他們到達軍隊陣地,Abdelwahed下車並揮著白旗-由傳統長袍和長棍子所即製。

在前線附近的一所學校裡睡了兩個晚上之後,這個家庭被送往位於摩蘇爾以東約30公里的Hasansham村附近由政府管理的Khazer營地。 在這裡,他們得到庇護所和熱食,而聯合國難民署則提供了床墊、毯子和其他必需品。

Abdelwahed和他的家人是,自從10月17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逃離家園的34,000多名男人、婦女和兒童之一。

在過去四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流離失所。隨著戰事進入摩蘇爾周邊人口密集的城區,新抵達的流離失所者人數急劇增加。聯合國難民署正在伊拉克北部建立11個難民營,以收容流離失所者,目前有五個難民營正接納逃離該城的人。

隨著Khazer難民營的第一區已滿,在星期五在幾公里外的Hasansham,聯合國難民署開放了一個新的難民營,以幫助應付大量流離失所者湧入。

流離失所率有所增加,使新的難民營在三天內幾乎飽和。 Hasansham現在有超過6,469人,加上其他家庭在一天内陸續到達,營區在今晚有機會爆滿。

其中包括Ahmad Fares,一名來自摩蘇爾東郊Gogjali的23歲肉類買賣商。 他在2014年6月在城市工作時,城市被武裝份子控制,他被逼留下。 然而,他的家人,包括表弟Yehya,能夠逃到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埃爾比勒,他們自此在那裡生活。

在Hasansham營的帳篷外,Ahmad、Yehya和其他家人作感人的團聚。他們在超過兩年多,第一次親吻和擁抱。

Ahmad講述該段時刻在摩蘇爾的生活,他指出前幾個月與正常生活大同小異。「然後,他們開始要求你必須留鬍子、停止吸煙並要這樣穿褲子,」他說,並拉起他的褲腿至緊緊包抓住小腿。「你的衣服甚至不能有標誌。」

「感覺就像由天堂墮落至地獄一樣。」

作為少數宗教沙巴克教派的成員,Ahmad和他的家人受到死刑威脅,除非他們向武裝份子支付特別的「稅項」,即使他們無法工作。「感覺就像由天堂墮落至地獄一樣」Ahmad表示。

他們與在埃爾比勒的親戚聯繫不頻繁。除了沒有互聯網覆蓋,流動電話有良好信號的時間也是偶爾的。儘管被發現使用電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他們一有機會都會致電親友。「我們曾經把我們的手機埋在花園裡,以作安全,」Ahmad解釋。

Yehya笑著回想起兩天前Ahmad發現電話信號的時刻,當時致電告知他們他和他的親戚逃脫了。「我們兩年多内一直夢想這一刻。隨後我們都開始喜極而泣」Yehya表示。

Ahmad和他的家人希望與Yehya和他們在埃爾比勒的其他親戚住在一起,直到可以安全地重返摩蘇爾。但是對於Abdelwahed 和成千上萬其他流離失所的伊拉克人來說,他們面臨著在帳篷裡度過寒冷的冬天的可能性,預計摩蘇爾戰役可能持續幾個月。

聯合國難民署的摩蘇爾緊急應對計劃仍籌不到所需資金的一半。只籌得所需1.96億美元資金總額中的9,500萬美元。其中, 6,000萬美元是特別需要,為家庭提供緊急冬季援助。

Abdelwahed以堅忍的態度對待未來。「我們受苦了兩年,在沒有食物、沒有工作、沒有自由下生存。在這裏過冬不會比這更困難,」他說。

請即捐款於聯合國難民署的伊拉克緊急呼籲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