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從難民到總督 伍冰枝以食譜細訴兒時逃難經歷

受人敬重的伍冰枝對美食有一份明顯的執著。她在多倫多的家通過電話說:「我有屬於自己的食譜。」她接著分享:「這是一份美味的雞肉食譜,任何人都可以烹調。」她隨後開始詳細講解雞肉的烹調方法和中國菜式的烹調原則。

伍冰枝所烹調的水煮雞,還配有薑蔥醬。當談到煮雞的精髓時,她解釋道:「中國人必須確保食物已經煮熟,但不能過度烹調。」擔任主播數十年的日子令她的聲音變得低沈而有權威,她沈穩地說:「當你把雞切開時,所有連至骨頭的肉都是熟透的,但骨髓裡仍然維持血紅,這樣就是完美。」伍冰枝最為人熟知的是她曾擔任加拿大總督,以及她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擔任主播的30多年職業。但是在擔當起這些要職前,她曾經想過成為廚師。

1941年,伍冰枝和她的家人從她的家鄉香港逃到加拿大,她說:「由於我的父母必須重新建立之前的一切,我的母親一直抱持著『我們可能會再次失去一切』的想法。 」

伍冰枝笑道:「她常對我說:『因為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而且不懂得與人相處,所以必須學會烹飪。』所以,我一直相信即使我失去了一切,我仍然可以做一名廚師。」

從她父母的身上,伍冰枝學會了欣賞食物,她說:「我從六歲起便學會把雞洗乾淨,因為中國人相信所有食材都必須是新鮮的。」

伍冰枝的母親從小在香港與傭人同住,所以她到達加拿大後才開始學習煮食。當年她在當地一家中菜廳學會了幾道菜餚。伍冰枝解釋:「那時渥太華只有大約三家中菜廳,她便問人她可否進去看看廚師在做甚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攻陷香港,伍冰枝的家人從香港逃到渥太華,當時伍冰枝只得兩歲。她平靜地說:「逃難是別無選擇的,我的意思是,當時香港已經被佔領,日本人攻陷當地。我的父母看著他們的房子在街上被賣掉。當他們被迫下跪時,作為征服者的日本人就在街上遊行慶祝。我們並無選擇,但很幸運能夠離開。」

儘管在小時候就失去了一切,伍冰枝從未認為自己被剝奪所有東西,反而覺得自己獲得了很多難能可貴的機會。她回憶道:「我的父母有一個堅強的信念:『我們失去了一切,但我們將取回所有東西,甚至更多。』我記得這是我們家獨有的口號。」

也許是這句口號鼓勵了這名年輕的難民,使她在事業上獲得龐大的成就。她在20多歲時於加拿大廣播公司擔任電視節目《Take 30》(抽出30分鐘)主持,成為首位在國家電視節目出任要職的可見少數族裔。她之後創立了大受好評的節目《The Fifth Estate》(第五權),該節目至今已播出45年。她也創立了一個介紹文化活動的節目,名為《Adrienne Clarkson Presents》(伍冰枝主持),在她於1999年成為總督前一直是該節目的主持。她表示:「當你追求正如我在加拿大的生活時——我抵達加拿大時只得兩歲,而且身為難民我除了有一個行李箱之外,我一無所有,你會發現這個國家可以為你做的最簡單的事,就是盡能力不傷害你。」

伍冰枝於1999年擔任總督時,是第一位獲任命為可代表加拿大女王的可見少數族裔。她在六年任期內運用自己的平台推動加拿大的多元化。她說:「我總覺得這個國家以某些方式拯救了我們,所以我一直覺得對國家有所虧欠。」

她卸任後繼續捍衛加拿大及多元化。 在2005年,她合辨了加拿大公民學會(The 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一個幫助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生活的慈善組織。她還出版了幾本書,其中包括《我們擁有廣闊天地》(Room for All of Us),這書集合了多個加拿大移民的故事。她指自己作為難民的經歷和對加拿大的歸屬感,都為她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就是我如此喜愛加拿大的原因,因為它令我有深刻的感受——因為在這個國家,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伍冰枝回想起她在擔任總督時,收到一封來自一名年輕女孩的信:「她是葡萄牙人,她說:『現在你成為了總督,你令我知道我也可以當上總督。』」
「這就是重點,我認為——我認為在不同的層面上,這就是我人生意義。」

你可以在「家鄉滋味:難民社群之食譜」找到伍冰枝的食譜。這本書包含了來自亞太地區、南美和中美洲、歐洲、非洲,以及中東和北非的美食。您可以從www.unhcr.ca/cookbook 連結下載(只提供英文版本)。

立即下載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