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活在動盪不安中的慰藉:難民兒童在埃塞俄比亞上學去

一群學生抵達埃塞俄比亞的Tongo難民營。隨著蘇丹內戰,大批家庭逃亡令教育需求大大上升,新教室正在興建。© UNHCR/G.Beals

Tongo難民營.埃塞俄比亞.2月29日(聯合國難民署)-在一所靠近山頂的帳篷教室裡,來自蘇丹的難民兒童並肩坐在木製長凳,又或是髒亂的地上。年紀最小的孩子隨意的坐在教室前方,好使能清楚看到黑板。

這裡每班約有150至200名學生,上兩小時半的課。在堂上,學生一起讀著珍貴的課本,學習英語、阿拉伯語、社會研究和數學科。這裡對教學的需求緊張,資源亦相當有限,故老師們決定把學生分成兩班。縱然如此,教室裡仍有著超額的學生,他們都爭相湧進課室,好看誰能先佔位子。

面對從蘇丹邊境逃亡至此的難民,聯合國難民署最具挑戰的工作是如何滿足兒童和青年的教育需求。單單在Tongo難民營,就已有逾4,000名5至17歲需要就學的兒童,當中只有約半數能上學。

打從去年九月初開始,從青尼羅州軍人與叛軍的戰亂中逃亡的人數,已達50,000人;當中超過27,000人越過邊境逃亡至埃塞俄比亞。

在2011年10月5日Tongo難民營成立後,來自青尼羅州的難民就開始湧至此處。除了教育需求外,難民營到處亦急需基本的維持生命設施,例如水和衛生設施。當難民署於12月開設臨時小學,這裡頃刻溢滿學生。

即將興建的新教室可容納近800多名兒童,新設施已獲註冊。聯合國難民署正修建廁所和供水設施的基本設備。學校的結構望於九月前能修建完成,成為難民營的永久校址。

龐大的學生量和設備用量正造成沉重負擔。「昨天我買了大針和繩,好把帳篷的各面縫起。」聯合國難民署的社區服務官員Senait說。

Mohamed Ashimi原是部落首領,他在戰亂開始時就逃離至此。現在,他是這學校的校長。在繁瑣的教務中,他發覺學校缺乏大量資源如書本、桌子,甚或教師和教學培訓。「我們需要所有的資源。」他在教班的空餘時間說。

當學校開課後,Ashimi常常會看見學生以粉筆畫著飛機如何投彈轟炸村落──這是青尼羅州尋常不過的情況。他又指出,在一個教班中,有近40%的學童失去父親或母親,而有10%的學生失去了雙親。「上課有助學生面對過去。」他說。「他們在校外無所事事愈久,就愈難忘記那些發生的事情。」

Greg Beals在埃塞俄比亞的Tongo難民營報導

義務翻譯 : Moon Chow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