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聯合國難民署研究阿富汗難民對巴基斯坦的經濟貢獻

巴基斯坦港巿卡拉奇(KARACHI) 1月(聯合國難民署)-瑪珍( Marjan)印證了阿富汗難民是巴基斯坦經濟包袱是一個普遍假象。這名有五名孩子、嬌小的母親由清早至日落,在卡拉奇邊陲一個垃圾場內,辛勞地搜尋可以回收的紙張及膠袋。

她說:「那氣味實在很難忍受,但我又有甚麼選擇呢?」她補充說: 「這些垃圾足夠我供養家人呢。」這名難民十一年前從阿富汗東北部崎嶇的巴達克珊(Badakhshan)省逃亡出來,替同樣是阿富汗流亡人士的垃圾分類站老闆工作,每天賺取250巴基斯坦盧比(3美元)。

她和其他一百名阿富汗難民都是在垃圾堆中工作,但瑪珍及她親戚赫絲娜(Husna)是唯一女性。他們是自七十年代末期先抵達這個國家數的以萬計的阿富汗難民之一,且在巴基斯坦差不多每一行業中工作著。

由於欠缺官方數據,阿富汗人工人及商人對經濟的貢獻往往被忽略了。為了填補這隔閡,聯合國難民署近日發起了一項研究,將阿富汗人在巴基斯坦經濟中的付出,以數據有效地顯示出來,並評估他們的貢獻。

這項名為『阿富汗巿民對巴基斯坦經濟的貢獻』研究,現正在卡拉奇及其他五個地區試行—白沙瓦(Peshawar)、哈里普(Harripur),奎達(Quetta)、伊斯蘭堡( Islamabad )及戛托(Attock )–並且在未來數月推至全國各地。這項研究是與『人口、特徵及印證回應』研究同步進行的,以探討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人的特定需要及情況,包括生計、社會狀況及法律問題等資料。

這項經濟研究將會仔細探討於該國回收場及一連串其他商貿中工作的難民。而在該國每一個城巿內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中,常見到老老少少阿富汗人執荒的身影。

瑪珍工作的垃圾分類站的老闆沙里夫(Haji Sharif)相信,在巴基斯坦最大城巿卡拉奇及其經濟區內,有數以萬計的阿富汗難民受雇於垃圾收集、分類及回收。

沙里夫透露:「阿富汗少年人從其他巿鎮來到卡拉奇工作,然後寄相當金錢回家[於巴基斯坦其他地方]供養家人,」而沙里夫是從這生意賺到每月25,000 至 30,000盧比的一名阿富汗難民。

有些人則從街上或其他城巿的許多垃圾堆中收集可回收的廢物。他們的薪金由商人如沙里夫支付,按一天或重量計算收集到的垃圾。

垃圾會給分類好,然後送到專門回收金屬、紙張、橡膠、玻璃及塑膠物質的工廠及工場。一些再回收物料如塑膠則會運到海外。

沙里夫強調:「如果有人知道如何運用這些物品的話, 這兒每一件物件都是值錢的,」他補充:「我們收集垃圾,然後抽出貴重部份。當這些廢物循環再造時,它的價值是黃金一樣了。」

沙里夫或許這說法有點兒誇張, 瑪珍及像來自阿富汗北部50歲的Ghausudin等其他拾荒者都深表認同。Ghausudin說:「這垃圾可是我的生計來的」;「我從別人拋棄的物品中找出值錢的地方。」

巴基斯坦收容了約160萬名已登記阿富汗難民,當中包括在卡拉奇的80,000人。據2006-2007官方數字,他們約有7%於各行業從事日薪工人。

Duniya Aslam Khan於巴基斯坦港巿卡拉奇報導

義務翻譯 : Eva Ho

捐款熱線: (852) 2388 3278
捐款户口: 匯豐銀行 502-393333-001
支票捐款: 抬頭請寫 「UNHCR」或「聯合國難民署」,
郵寄香港九龍佐敦彌敦道380 號逸東一樓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