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聯合國難民署為大量利比亞難民可能湧入埃及的局面做準備

新聞稿

聯合國難民署為大量利比亞難民可能湧入埃及的局面做準備

2011年03月18日 切換語言:

日內瓦,3月18日(聯合國難民署)-聯合國難民署週五表示,準備與埃及政府合作,為大量利比亞難民可能湧入埃及以逃避利比亞戰亂的局面做好準備。

「未來幾天至關重要,將會決定利比亞東部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流離失所,」聯合國難民署首席發言人Melissa Fleming在日內瓦告訴記者。她補充說,目前的衝突可能阻斷通往安全地區以及逃離國境的道路。

Fleming說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記錄在過去幾日裡,逃離利比亞前往埃及的人數不斷上升,有3163人而週三約有1490人抵達。

在埃及邊界的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他們因害怕捲入戰爭而選擇逃亡。許多人提到利比亞政府最近在轟炸班加西這座港口城市與反政府武裝組織帶來的威脅。

週四越過邊境來到埃及之後,一個來自東部城鎮Ajdabiyya的人告訴聯合國難民署說,廣播向百姓呼籲他們應該離開,不然可能會在戰亂中被捕。他們還說飛機也向地面分發小冊子,鼓勵百姓逃離。

來自路透社的工作組告訴難民署說,他們週三驚險地從東部城鎮Ajdabiyya撤離,因為該鎮陷入了親政府部隊的控制。 「大量的部隊從四面八方而來,反對派軍隊根本不是對手,人們為了活命而逃。」一名記者說。

一位來自路透社同一小組的巴勒斯坦人被拒絕進入埃及。他是一位64歲的巴勒斯坦人,帶著女兒,從周二開始等待。還有一些巴勒斯坦家庭被拒絕入境。

聯合國難民署工作小組在邊境見到兩個受到槍傷的人。其中一個稱自己為反對派的上週在Raz Lanuf鎮戰鬥中中槍,他說,班加西醫院已經沒有空位了,他不得不來埃及治療。

其中一些受訪者含糊其辭,說他們只是來治療的。但是他們的車裝滿了行李,顯露了他們的其他目的。一名男子說,「我們想要的是民主,但是現在卻是戰爭。」

與此同時,在靠近利比亞邊境的突尼斯,週五能夠聽到利比亞深處傳來槍聲。近日,平均每日約有1千人越境來到突尼斯,大部分來自撒哈拉南部非洲地區。
聯合國難民署不斷從新抵達的各國人士處聽說從的黎波里到靠近突尼斯的Ras Adjir邊境路上有眾多的檢查站。他們還描述了受到親政府士兵的騷擾。

「聯合國難民署在的黎波里及日內瓦熱線電話聯繫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報告說,想穿越邊境逃離利比亞變得日益艱難,尤其是單身男子,可能要面臨著被強迫入伍的風險」Fleming在日內瓦說。

一個在的黎波里的埃塞俄比亞男子聲稱,他幸運逃脫了強徵入伍的命運。當時親政府武裝部隊來到的黎波里郊區的一個廢棄飛機庫,而他和包括來自蘇丹、乍得的1500名其他人在那個飛機庫避難。

數百名難民仍然躲在利比亞境內,許多人告訴聯合國難民署他們食物已經耗盡,並且一直處於恐懼狀態。聯合國難民署在的黎波里的工作人員以及許多合作夥伴繼續向能夠接觸到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提供援助。

與此同時,聯合國難民署和國際移民組織於週五宣布,他們為逃離利比亞至突尼斯和埃及的聯合撤離方案已經撤離了5萬多名滯留在邊境營地的外國勞工,另有成千上萬的人乘坐本國的飛機和船隻回到家鄉。「這是歷史上最大的人道主義撤離行動之一」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William Swing說。

這兩個組織同時於週五向捐贈政府呼籲,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後勤物資來應對第二階段的撤離計劃。國際移民組織估計,有100多萬外國勞工仍然留在利比亞,許多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在出逃的高峰期,有1萬7千多逃離利比亞的人擠在聯合國難民署在突尼斯邊境建立的臨時營地,許多人在等待返回本國的援助。截至今日,只有6500人仍然滯留在突尼斯,2500人滯留在埃及,以及1500多人滯留在阿爾及利亞和尼日爾。本週,大多數人將會在國際移民組織和聯合國難民署的幫助下撤離。

「突尼斯、埃及、阿爾及利亞和尼日爾為每日數千名逃離利比亞且急需援助的平民提供避難處,我們對此表示感謝。」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 「在各國政府的大力幫助下,我們才得以處理數萬人的大規模突然性遷移。但是這個人道主義危機還遠未結束。」

截至本週三,約30萬人從利比亞逃往鄰國,包括16萬逃至突尼斯,近13萬逃至埃及。

義務翻譯 : 劉俊杰

捐款熱線: (852) 2388 3278
捐款户口: 匯豐銀行 502-393333-001
支票捐款: 抬頭請寫 「UNHCR」或「聯合國難民署」,
郵寄香港九龍佐敦彌敦道380 號逸東一樓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