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逃出戰爭,卻逃不了飢餓

故事

逃出戰爭,卻逃不了飢餓

2014年07月19日

中非共和國、利比亞、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正陷於衝突,在衝突下的平民,為了保存性命,不得已逃離故鄉避難。原以為自己可以逃出戰火的無情,卻無可避免地墮入飢餓無比的窘迫。平民在一刻間變成難民,花上幾個月徒步前往乍得、喀麥隆,路途上只有樹皮和樹葉果腹,當中有不少孩子熬不過饑餓和路途的辛酸,未到達目的地已在大人的臂彎中離世。然而,即使難民歷盡千辛抵達目的地,其實只是另一種辛酸的開始。

位於乍得的難民營收容了10萬名來自中非共和國的難民,部份人抵達時身體已經虛弱不堪,出現生病、營養不良、疲憊的狀態。當中難民孕婦Habiba在逃難時在森林裡產子,剛抵達難民營時身體仍虛弱非常,身體欠缺營養,無法為嬰兒餵哺母乳。

綜觀乍得的生存環境,當地土地貧瘠、乾旱和缺乏水源,難民未能藉耕種自給自足。為生存,當中的難民婦女轉到鄰近城鎮尋找工作:打掃、洗衣服、打水、劈柴。靠賴微薄收入,婦女們互相依賴求存。在Iriba城鎮,約50名難民婦女每晚棲身在大樹下,湊合起微薄的薪金,才勉強果腹。有些婦女更遭僱主的詐騙及剝削,無計可施之下只能以賣淫換取食物和孩子的學費,養活家人;小孩子為了生活費和食物,則紛紛翹課到市集工作,學童失學屢見不鮮。

難民兒童為了幫補家計,在市集日逃課,為商販運貨賺取收入。©UNHCR/Corentin Fohlen

聯合國難民署及世界糧食計劃署一直為非洲受糧食危機的平民派發糧食,在嚴重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只能向他們派發四成的糧食。現時難民每人每日獲發相等於四條玉米的口糧果腹,難民仍需運用智慧烹調法,將最少的糧食滿足最多的家人。

 

24歲的難民孕婦Habiba在逃難時在森林裡產子,剛抵達難民營時身體仍虛弱非常,根本無法為嬰兒餵哺母乳。最可惜的是,現時嚴重缺乏補充劑供懷孕或哺母乳的婦女服用,影響母親和嬰孩的健康。©UNHCR/Corentin Fohlen

非洲難民眼下最需要的,是足夠的糧食、治療、營養不良和安穩的容身之所。故此,聯合國難民署在非洲各國與當地的民間夥伴合作,設立診所,識別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即食營養補充及進行治療。長遠而言,非洲各國的衝突必須停止,讓難民可在安全的情況下返回家鄉。而在衝突持續的情況下,這些難民必須要有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能力。故此,聯合國難民署正鼓勵非洲各國政府為難民提供耕作農地及放牧用地,讓他們可以藉種植自力更生,同時讓他們得到工作的權利,在通往市集的道路上售賣作物。另一方面,儘量協助難民提高謀生能力,減少兒童因工作而被逼輟學、女性以肉體換取食物、婦女在工作時被剝削等,讓難民在逃離故鄉後仍維持基本的生活。

 

年幼的中非共和國難民於Dosseye難民營健康中心,接受瘧疾的測試檢查。當地近62%的診症與瘧疾有關,患者急需足夠糧食,補充營養,以恢復體力,但目前瘧疾患者受食物不足影響,難以康復。©UNHCR/Corentin Fohlen

正當前線工作人員為受影響難民提供協助,聯合國難民署需要為非洲糧食危機籌募經費,目標在全球籌募港幣六億,以應對未來一年非洲各國約80萬名難民的基本糧食所需。

1. 立即捐款:市民可登入UNHCR網頁進行捐款,籌得善款將用於維持穩定的糧食供應、向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即食營養補充劑、醫療和其他與非洲糧食危機相關的人道支援服務;

2. 關注非洲糧食危機的最新發展:市民可透過UNHCR HK Facebook專頁,分享最新非洲糧食危機情況,讓更多人知悉當地的緊急需要。

文:Vanessa Wong-聯合國難民署義工
編輯:覃詠欣-聯合國難民署公眾教育及傳訊主任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