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一位來自剛果的媽媽與兒子在開普敦重燃希望

Mzuju Kadima 與兒子們在南非時的合照© UNHCR/N.Ncube

七月十日,南非開普敦 (聯合國難民署) 在開普敦的Samora Machel小鎭裡,一位身處仇外環境、被性騷擾,以及常常遭受強姦威脅的婦人Mzuji Kadima與兩名兒子同住在一間小屋內。數日前,一個平常的晚上,這位來自剛果的難民被三名男子大力拍打她小屋的鐵牆的聲音而驚醒,其中一個男子更粗聲叫囂:「立即出來!我們要妳今晚做我們的老婆!」

高而瘦削、十八歲的Patrick Kadima立即起床打開房門,他努力隱藏著自己的恐懼,怒聲說:「不要騷擾我們!不要踫我的媽媽。對你們來說,她太老了(指Mzuji四十九歲)。」刺耳的敲門聲即時停止,而門外的男子低聲討論了一會兒才離開。

差不多每晚也有同類事件發生,而Partrick自己則要面對每天上學途中遇到的騷擾和種族侮辱。媽媽為了省錢以購買日常生活必需品,故Patrick需要步行上學;弟弟Yannick因年紀小,只有六歲,加上上學路途遠,自好乘火車上學。Patrick嘗試不受外界仇外情緒的影響,他決意在年終考試上努力,為自己開拓更好的人生機會。 

但是,這卻帶來媽媽更大的憂慮。Mzuji表示:「我叫Patrick不要上學,這實在太危險。我可以教他整頭髮,可以謀生(Mzuji以幫人編辮子維生,賺取租金、兒子學費和食物開支)。每日他一出門,我便一直擔心,直到他回來為止。」

然而,這情況是可以改變的。聯合國難民署正推行一項全國性計劃,為居住在城市的難民獲得保護,正如Kadima這家人的需要。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保護需要評估項目,在二月,Mzuji和兩名兒子在開普敦時,己被界定為「脆弱人士」。他們接受了「重新安置」評估後,將被安排遷往一處較安全的地方。無可否認,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仍是值得欣慰的,與其他難民一樣,Mzuji與兒子們因此重燃了希望。

要接觸住在城市、最有需要協助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是十分困難的。在有限的資源下,聯合國難民署核實這類人士的數目、評估需要,甚至是提供協助等等工作也是面對很多挑戰。自二零零九年起,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小組,由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人員組成,如:提供保護、社區服務、重新安置等等,以加強「保護需要評估項目」這方面的工作。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地區社區工作幹事Alphonse Munyaneza強調「保障需要評估項目」的做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尋找最被邊緣化的人士;而往往這些最有需要的個別人士,也是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平日接觸的服務對象中,不容易被覺察到的人。

正如Mzuji,作為一位單親媽媽難民,連同兩名兒子,便屬於這類別;而她卻一直不知道有什麼服務可以協助自己。十二年前,她的丈夫因為政治理念而被殺,Mzuji便與兒子逃離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南基伍省。

帶同兩名年幼兒子,Mzuji在二零零一年向南非尋求庇護,希望找到一片容身之所。可是,在二零零八年,在全國反外來者浪潮中,難民、尋求庇護者也受牽連;Mzuji一家也不能幸免,她的家被燒燬,寥寥可數的家當也沒了。

最後,他們在原來的地方重建家園,沒經濟能力而無法搬往較安全的地方,唯有繼續面對緊張的鄰舍關係。Mzuji每月需繳付四十美元作租金,其餘的花費在學費和食物上。Mzuji很擔心兒子的安全,尤其是Patrick。Patrick很堅強面對自己多次在上學途中被侮辱、搶劫,甚至是被打的情況,決心努力讀書。

Patrick告訴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我不會放棄,我快見到自己的未來。我希望有能力為家人帶來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同時,Mzuji也能預見更美好的將來:「我希望當我獲得重新安置時,可以有一個星期能放心地睡覺。」

Nozipho Ncube於南非開普敦報道

義務翻譯 : Sandy Wong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