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南蘇丹:馬班縣的難民與村民重建和平

這位婦女與她的家人受近期的暴力事件所影響,背後滿地是她們的部份財物及救援物資。© UNHCR/ P.Rulashe 攝

优素福•巴提難民營,南蘇丹,3月27日(聯合國難民署)–近月以來,馬班縣优素福•巴提難民營內的難民與南蘇丹當地鄰居因爭奪珍貴資源,彼此之間的敵意不斷滋長;近期終於爆發槍擊及暴力事件,逼使8,000名難民於3月上旬逃離營地。

經過南蘇丹難民事務委員、當地官員、聯合國難民署、難民及收容國社區代表的多番會面後,好不容易達成和解,讓連續兩天只能睡在一條主要道路旁的流離失所難民,終可返回營地。

然而,要解決文化差異及爭奪稀有資源(包括畜牧土地、用作建屋的木材及野草)等核心問題,仍需更多努力。聯合國難民署一直鼓勵及支持各種修補裂痕的舉措,惟雙方關係仍然緊張。

首要工作是重建營內居民的信心,像5名孩子之母 Fatna仍然受衝突的夢魘所困,「即使我們回到營地,我仍然難以在夜深安睡,因為我害怕衝突重演。」

槍聲響起時–雙方均稱對方需要負責–Fatna正在這個收容接近4萬人的難民營內為家人烹煮午餐,然後驚惶失措的人們開始從她們的住所旁邊跑過。這使她憶起兩年前逃離蘇丹青尼羅州(Blue Nile State)家園的情景。

現在回到營地,Fatna不時張望四周,看看有沒有騷亂的迹象;她亦跟很多難民婦女一樣,警告自己的孩子必須留在住所附近及營地內玩耍。

Fatna將衝突歸咎於雙方的男性未能顧全大局,嘗試解決分歧或達成共識。她渴望回到雙方婦女會彼此探望的那些美好日子,「若收容國社區舉行婚禮或有人喪命,我們都會祝福或支持他們,反之亦然。我們彼此會售賣及交易貨品,過着和睦的日子。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其實雙方的矛盾早已蘊釀一段時間,收容國社區指控難民無視他們訂立有關使用自然資源的規矩;難民則反指當地人對待他們不公,並對砍伐林木收取非官方稅項。他們同時又互相指責對方偷竊牲畜。

經歷3月4日爆發難民大規模撤離後,斡旋工作隨即於翌日展開。難民事務委員會成員 (Officials of the Committee on Refugee Affairs)、聯合國難民署與收容國社區領袖及難民代表會面,局方亦調派警力到當地維持和平,並確保難民能安全歸來。

聯合國難民署正估算難民及收容國社區所受的財物損失,部份因害怕追究而遭到隱瞞。難民署同時向雙方受影響的家庭及個人派發塑料帆布、毛氈、蚊帳、煮食用具及睡墊等救援物資。

聯合國難民署駐馬班縣Bunj分處負責人阿丹‧伊米(Adan Ilmi)表示:「我們同時請求非政府伙伴支援收容國社區,提供食水及消毒設備、流動醫療服務,以及在雨季來臨前提供建屋材料。」

受外界鼓勵以努力解決分歧下,雙方社群再次聚首商討,支持尋求包容及和解的計劃。在最近一次與聯合國難民署、來自优素福•巴提及Gendrassa難民營的代表會面中,超過20位收容國社區領袖伸出橄欖枝,表達修補裂縫的積極意願。

超過50位來自收容國社區的成員,包括長者、族長、婦女及青年,與聯合國難民署及難民事務委員會 (Committee on Refugee Affairs, 簡稱CRA) 代表會面,商討重拾友好關係及和睦的方法。他們向委員會(CRA)提出,要求政府採取傳統的決議機制,領導穩定局勢及解決糾紛的過程;收容國社區願意支持,並確保雙方通過諮詢及對話達至長遠的和平。

雙方同時要求就3月上旬造成兩人死亡的暴力事件展開調查,將引發暴亂的疑兇依法懲處。最後,收容國社區要求委員會(CRA)提出保護環境、林木及自然資源的措施並付諸實行,避免盲目開墾及過度開發。

伊米表示:「難民同時亦作出回應,承諾尊重收容國社區的文化及傳統,包括法律及管治機構,並支持雙方成立聯合委員會,積極解決紛爭。」

隨着各種解決分歧的措施制訂有所進展,預期這些建議得以落實後,可望促進馬班縣雙方社群再次和平共處。

對Fatna來說,這當然是個好消息:「我真心希望所有人能夠遵守這些建議及解決方法,重建難民與馬班縣居民之間的和睦;否則這些紛爭只會繼續破壞我們自身,以及僅餘擁有的東西。」

Pumla Rulashe於南蘇丹自优素福•巴提難民營報道

義務翻譯:Vaso Chun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