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帶著財物和感到希望的激動 - 南蘇丹人回家了

一個從北部回歸到南部的蘇丹家庭在臨時庇護所所休息。© UN Photo/Paul Banks

朱巴, 南蘇丹, 一月十八日 (聯合國難民署) – Reida Sustine 在兩歲時因為蘇丹內戰和家人從南部逃往國家北部的首都喀土穆。和其他逃離內戰地域的家庭一樣,他們都希望忘記國家所發生的鬥爭。隨著年紀的增長,她以出售在尼羅河捕獲的魚維生。
首都喀土穆可能是一個避難所,生活卻仍然十分艱難。當南蘇丹在25年後的7月9日正式宣佈成為獨立國家,Reida 知道這是回到家鄉的時候了。她收拾細軟,乘著駁船沿著尼羅河向南移動,兩個星期內就回到了朱巴 。

她和她的家人在難民署的轉運中心等待巴士,回到在蘇丹南部西赤道州的家。27歲的Reida說: 「我不知道家會像甚麼樣子,但我知道生活會比從前的更好,我會開始創業,一切都將安然無恙。」

2010年10月以來,已經有超過 365,000人回到蘇丹南部 - 大部分都是在北部生活,但與南部有著緊密聯繫的人。脆弱的他們帶著財物和熱切的希望踏上回家的旅程。難民署及其合作夥伴正努力工作,以確保們的返回是自願的。

難民署與國際移民組織合作,幫助最脆弱的人,在過境期間協助和保護他們,機構亦協助提供食品和醫療照顧。

他們到達後,世界糧食計劃署便會提供基本糧食支援。而身上沒有太多物品的人會被提供基本生活物資,其中包括蚊帳,毛氈,睡墊,摺疊式水桶,水桶,肥皂,煮食用具和塑料布。

難民署亦透過一個過渡性的住房計劃,並以社區為基礎的項目,包括建設民生和基礎設施,協助新到達人士融入社區。兩者的目的是為脆弱的返回者和社區雙方提供各種機會。自2005年以來,超過800個同類項目已經完成,其中包括330個涉及建設或維修學校,診所和供水設施的項目。

「其中許多人都從頭開始,」Rebecca Ondoa,一所聯合國難民署為社區提供服務的合作機構的工作人員表示。「人們會問,我要把我的孩子安置在哪裡?我在哪裡工作?我如何維持家庭?等等的問題,因此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把情況安定下來。」

去年,難民署資助由肯尼亞援助小組ACROSS組織的建設項目,為朱巴的Gudele西部新移民建造可負擔的泥磚屋。機構協助建設了一所學校,並建立社區供水點。它向當地居民提供工具,讓他們製造自己的磚頭,其中一些更可以出售以幫補他們的收入。

對於 Poibe Bawaras Kune而言,這項目意味著她現在有住的地方。「我很高興有一個地方是屬於我的,」今年45歲的她說。「我們沒有錢建屋。難民署動員人們希望幫我們建立我們的社區,它幫助了我們許多。」

像其他南下的蘇丹人,Poibe Bawaras在喀土穆生活,然後再返回到南蘇丹。她仍然記得她生命中最好的日子是在戰前,當她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在朱巴成長的時間。

在喀土穆,她以洗衣服竭力維持生活。當她20歲時離開,她以為她永遠不會回家。「當你不能做你夢想的事,最好便放棄。」她說,「現在南蘇丹是一個獨立國家了,回家的道路也為了我們而打開。」

記者Greg Beals 於南蘇丹朱巴報導

義務翻譯 : Kate Ng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