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蘇丹難民長途跋涉 逃亡生活迫在眉睫

蘇丹難民正在南蘇丹的Doro營區前輪候領取毛氈,防蚊網和煮食用具等日用品© UNHCR/G.Beals

DORO營區,上青尼羅省,南蘇丹, 12月23日 (聯合國難民署) - 疲於奔命的難民們正在塵埃滾滾的路上默默的等候,期待領取救濟品過活。在過去的數星期,難民們冒著生活危險,長途跋涉來到這個營區。他們背著孩子,攜著身上僅餘的物資隨行。

現年23歲的Rebecca Barnaba在早上7時30分已到達營區排隊輪候,她希望可以得到一張毛氈。和二千多名的輪候者一樣,在輪候物品期間,她和身邊的難民在緩慢的隊伍中傾談以消磨時間。縱使天氣炎熱,人群湧擠,隊伍中卻相當熱鬧,排在前方的女士們更邊談天邊大笑。天色漸暗,當Barnaba到達隊伍的最前方時,所有的煮食用具,防蚊網和肥皂均已派發完畢。她說:「那裡只剩下毛氈,我需要毛氈。天氣很冷,我不想我的孩子生病。」

難民們紛紛從蘇丹的青尼羅省,通過三個不同的邊境進入南蘇丹境內。Doro營區的難民人數多於25,000人,多於一半的新到達人士為小孩。聯合國難民署已為新抵達人士辦理登記手續,並為約19,000名難民提供基本救援物資和糧食。派發救援物資困難,成千上萬的難民每天均從上尼羅省進入南蘇丹境內,令運送物資成為聯合國難民署一個更大的挑戰。37歲的聯合國難民署保障專員Ahmed Moshen指:「難民們不顧家園逃難,他們實在十分害怕。他續稱:「他們需要步行數個星期才能到達營區。」

一架補給物質的航機已於昨天運送更多的物資前往當地。在未來的數個星期,將會有約285噸的救援物資和大量的帳篷(足夠供60,000名難民使用)運抵當地。這批物資將會從肯尼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經飛機空運,並由貨車運送至上尼羅省和瓦達省。聯合國難民署正為興建第二個營區Jamman作好準備。這個新營區將可以容納15,000名現處與鄰近蘇丹邊境El Foj村的難民。聯合國難民署和它的合作伙伴正趕緊拉起帳篷,並趕忙在春天來臨前處理當地健康,食物和教育需要。因當埃塞俄比亞的雨季來臨將會導致道路水浸,亦會阻礙救援物資的運送。

由於當地在1980至1990期間是蘇丹內戰的場地,地雷密佈,為人道工作者和難民帶來挑戰。聯合國地雷行動協調中心的隊伍和挪威民眾救援組織正幫助清理當地的地雷。

Rebecca Barnaba由家鄉蘇丹青尼羅省的Chale前往Doro營區的旅程需時20天。不少的村莊成為空襲的目標。Barnaba聽到爆炸聲後趕忙帶著4個孩子和少量食物亡命逃走,她背著2歲大的小兒子Robert,3歲的Henson和4歲的Amenta則和Barnaba一起步行。她和孩子的步伐一致,不同的是,她時刻都密切留意會否有炸彈突然擊落。

在這裡,Barnaba最少能免除被襲的憂慮安然入睡,但她的家庭每天只能在樹下睡覺,全家也只能從單單一個煎鍋中取食物吃。Barnaba說:「我每天晚上都躺著看星,但我沒有在想些什麼。」她續說:「我們在這裡很安全,但是我們什麼都沒有;在家我們不安全,但我們有的是一個家。」

其他人沒有Barnaba這樣幸運。56歲的Omar Said Bomfa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他的腿浮腫,傷口沿著小腿肌肉撕破了。當時他聽到炸彈快將在家附近降落,他左肩提著4歲大的孩子,右肩負著一包重30公斤的高粱。他徒步走了兩天,不敢休息。第三天,他發現自己的身體開始浮腫,雙臂亦開始麻木。越過邊境時,Bomfa被無國界醫生(聯合國難民處其中一個合作伙伴)送往當地的醫院。Bunj醫院的Evan Atar醫生指:「他的雙腿都有血栓症和水腫。他被送來醫院時連說話的能力都沒有。」

距離Doro營區3公里的Bunj醫院是當地最基本的設施。在當地的醫生被逼逃亡後,青尼羅省某些醫療用品才運到。非政府組織善普施 (Samaritan’s Purse)正為難民提供救援物資及服務。Atar指最大的危機的由水傳染疾病如霍亂的傳播。在越過邊境的旅程上,難民經常在被污染及與家禽同用的河道取河水飲用。

衛生是聯合國難民署和它的合作伙伴的其中一個需優先處理的問題。無國界醫生已在營區附近的郊區設立診所,並研究民眾的營養需要。同時,樂施會現正為積極尋求清潔的水源,以應付人口上升的水源需要。

上尼羅省的聯合國難民署首長KoffiAdossi指:「面對眼前的挑戰,我們會盡力找方法應付。我們仍需努力面對。」

Greg Beals於南蘇丹Doro難民營區報導。Beals是一名作家及記者。他現正駐東印度為聯合國難民署工作。

義務翻譯 : Ada Fong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