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sites icon close
Search form

搜尋國家辦事處網站。

國家概況

國家網站

再淪難民希望幻滅 蘇丹衝突持續為禍

山田奴•約翰與兒子奧巴馬正等待其他家人從蘇丹來到埃塞俄比亞的湯戈難民營© UNHCR/P.Rulashe

埃塞俄比亞湯戈(Tongo),11月15日(聯合國難民署)—— 山田奴•約翰(Santino Samuel John)的惡夢重現。他夢見安托諾夫無人駕駛戰機在頭頂飛過,炸毀他的家園,兒子奧巴馬驚惶失措的逃亡。然而夢過醒來,這個惡夢仍然活在他的現實生活當中,迫使這名難民再度逃離家園。

31歲的約翰來自蘇丹藍尼河州,在1987年與家人一同被迫逃離內戰。「我還記得我們逃離蘇丹的經過,還有父親怎樣幾經辛苦的帶我走。」他憶述說,當時身患脊髓灰質炎,令逃亡的過程更加艱辛。「後來我忍不住叫父親將我留在一棵樹下自己離開,以免我拖慢了全家的進度。他說,他永遠不會離我不顧。」他們全家越過邊境抵達鄰國埃塞俄比亞,再熬過55公里的旅程才去達Tscore難民營(現名Sherkole),他們最終到達南部的Bonga難民營。2006年(即《全面性和平協定》結束戰事的一年後),他們返回蘇丹重建家園。

多得父親堅持要他自小學習英語,約翰很快就找到工作,在位於Kurmuk的非政府組織國際創意協會(Creative Associate International)負責統籌健康、教育和調解的項目。

「當時我第一次在其他國家的人當中抬起頭來,因為我是這個國家——蘇丹——的公民。」他說:「天賦的資源,我們沒有甚麼,但我們有鞏固的人權意識,也即就作為蘇丹公民所享有的權利。當時的人生的確享有一刻的美好。」

到了今年九月,蘇丹武裝部隊和北蘇丹人民解放軍為了爭奪藍尼河煤礦的戰事升級。約翰在住宅地底建了個地洞。當時他們決意留下,但卻因為持續不斷的無人駕駛戰機轟炸和地面部隊的攻擊而被迫離開。在10月6日,一家五口逃離Kurmuk來到埃塞俄比亞的湯戈難民營。

約翰在營內擔當社工,調解難民之間的衝突及處理營內大小的管理問題。他深得難民的愛戴和尊重,而他則以愉快的外表遮飾他內心的憂患。

在11月初蘇丹軍隊佔領Kurmuk,當時約翰年老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仍然在南部60公里以外的查里(Chali)。有位朋友告訴他,當地的居民都紛紛向南方逃亡,希望穿越Ymasra的邊境前往埃塞俄比亞,並且正前來湯戈營地。

「我的父母已年過七十,如果他們一同逃離了查里,要過好長時間才會到達安全地方。」他說:「他們甚麼都沒有,大部分時間只可吃塊根和野果,因為如果他們生火煮食,就會引起軍隊的注意。」

約翰猜他的家人將會在12月或稍後到達,但他仍然不知道他們現在身在何方。「自從我來到埃塞俄比亞以來,我沒有一晚睡得安寧。沒錯,我有工作,但我的家人呢?我的父母呢?他們從小照顧我,我的父親決不會離棄我,但現在他們有需要,我卻無能為力。」

他轉頭眺望遠方,沉沒於無助和對於國家政局的無奈當中。「我為幼兒取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個名字,是因為美國和蘇丹都寄望於新機、新希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拯救萬民於痛苦當中。」他說:「我的兒子是蘇丹的新一代,他們將會滿懷信心的說:我們可以的﹗但是我對未來並不再樂觀了。我親愛的蘇丹讓我非常失望,我再次陷入羞愧當中。」

夜幕漸近,他知道另一個無眠的晚上將要展開。「我會開著電筒閱讀,有時候會讀聖經,它能夠為我混亂的思緒帶來一點慰藉。」書本滿佈他翻閱的痕跡。「如果我可以再見我的父母,緊緊的擁抱他們,我就於願足矣,只求我的孩子可以完成學業。」

他眺望圍繞營地的平原,希望他的家人平安到達埃塞俄比亞:「我現在滿腦子都只是這些事。」

自九月初開始已有近35,000名蘇丹難民逃離藍尼河州,來到埃塞俄比亞西部。

文:Pumla Rulashe,撰於埃塞俄比亞亞蘇沙

義務翻譯 : Ren Wan

【關於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於1950年12月14日由聯合國大會創立。聯合國難民署負責指導和協調全球行動、保護難民並尋求難民問題解決方案。聯合國難民署致力於確保每一個人享有尋求庇護的權利,並可以在其他國家得到安全庇護,或者在情況許何時自願返回原籍地、就地融入或安置到第三國家。聯合國難民署因其幫助歐洲難民的開創性工作及對全球難民的援助,先後於1954年和198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