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呼聲:難民署緊急應變統籌的孟加拉日記
前線呼聲:難民署緊急應變統籌的孟加拉日記
聯合國難民署緊急應變統籌Joung-ah Ghedini-Williams正於孟加拉執行救援任務,這裏約有607,000名難民逃離緬甸的家園。以下由她親述在庫圖帕隆(Kutupalong)難民營及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擴建營地度過的一天。
試想像一下——每天掙扎求存,即使失去摯愛,甚至家園被焚毀,仍要盡力令孩子免於挨餓,於痛苦中聊以慰藉。種種恐懼都是我從孟加拉難民身上感受到的切膚之痛。
許多難民婦女,儘管無法理解近月發生甚麼事情,仍盡母親天職安撫她們受驚的孩子——一位母親前一天才失去女兒,卻要為其餘倖存但深受創傷的子女堅強撐下去。她們長期活在恐懼之中,面對奪去親友、鄰居性命的暴行,無從得知自己會否成為下一位受害者。
有些婦女甚至告訴我,她們曾經目睹年輕女孩被綁架,父親、兒子及兄弟則被逮捕,一去不返。
我在聯合國難民署臨時收容中心遇見許多剛到埗的難民,他們等待正式安置前可在此逗留最多3天,其中很多家庭需要特別援助才能繼續上路,例如長者、殘疾人士、孕婦、新手母親、營養不良或生病的兒童。也有部份家庭是海難生還者——當時船上42人有4人遇害,22人重傷需要送院治理。
見到難民署同事堅毅、全心奉獻的舉動,亦令我為這間工作20年的機構深感自豪。我們的團隊遍佈各地,日以繼夜於邊境、營地及臨時收容中心謹守崗位。
我知道有同事早於清晨4時半出發前往邊境地區,自己昨晚也為了收集資訊,勞煩同事通電話至午夜。
我們正竭盡所能接觸每一位需要援助的難民,就算是乘車無法到達的偏遠難民營及安置區。像今天我便步行了7公里、爬行了相當於16段的梯級。有同事跟我說,他曾於一天內步行18公里,為了完成識別急須援助家庭的任務,確保他們能獲取緊急服務。儘管一天走訪上百個家庭使雙腿疲憊不堪,他總是面露自豪的笑容。
來自不同國家及背景的難民署同伴——前銀行家、教師、工程師,擁有不同信仰的他和她——攜手為新一批難民建造安置區,絕不言倦。無論任何天氣,不論滂沱大雨或暴曬底下,他們這邊廂在臨時收容中心鋪設道路,那邊廂又為十數名羅興亞婦女提供心理諮詢——她們走出性暴力陰霾,如今勇於訴說可怕經歷,彼此互相扶持。
我也遇見很多勇敢的羅興亞家庭,他們除了寥寥可數的衣物外身無長物,卻要背負創傷與失去的包袱,還有種種暴力衝突逼使他們逃離家園的痛苦回憶。
然而,當落日映照庫圖帕隆難民營擴建區,環顧四周只有揮鎚弄鋸的聲音,以及對未來充滿期待的言談歡笑——難民家庭利用我們提供的竹枝、繩索和塑膠帆布建造出屬於他們的一個家。
我看見兒童牽引由膠袋和樹枝製造的風箏,讓快樂隨之高飛。我嗅到難民家庭運用難民署提供的廚具烹煮晚餐、彼此分享的香氣。我知道很難解釋這些簡單器具在緊急救援中的重要性,但沒有它們的話,人們如何煮食?如何開始重過新生?
我的意思是:這裏還有無數工作逼在眉睫,還要滿足大量需求。但它同時意味:還有無數事情可做,還可以幫助很多人。
從難民兒童臉上的笑容,我看見一個簡單的事實:每個善舉、一分一毫都會都帶來希望。